• <input id="i8c4g"><object id="i8c4g"></object></input>
  • <blockquote id="i8c4g"></blockquote>
    <input id="i8c4g"><s id="i8c4g"></s></input>
  • 法治網首頁>>
    浙江仙居“綠色調解”“五環智控”破解基層治理難點
    破解基層治理難點
    發布時間:2022-09-16 16:51 星期五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春

    通訊員 曹紅兵

      “來,先消消氣,坐下慢慢說,大家都是鄰里鄉親……”這是浙江省仙居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社區民警吳先忠每天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為將基層的矛盾糾紛消弭于萌芽狀態,更好地服務群眾,仙居縣公安局緊扣“三能”工作要求,以“綠色調解”闖出鄉村治理新路,以“五環智控”破解基層治理痛點,取得明顯成效。2022年上半年,共排查矛盾糾紛3884起,其中化解3749起,列管341起,化解率96.52%,全縣糾紛類警情同比下降22.18%。

    從“抓瞎”到“精準”

      “預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調解前,將矛盾糾紛解決在萌芽狀態,這是關鍵?!?2歲的白塔派出所轄區民警朱先松,此前擔任過多年的派出所所長、信訪科科長等職務,退居二線后主動回到派出所做基礎工作,對矛盾糾紛化解深有感觸。

      針對糾紛掌握手段單一、矛盾激化后調解難度大的問題,仙居公安機關從抓早、抓小、抓源頭上下實功夫。各派出所每天安排警力專門負責矛盾糾紛排查,值班接處警組負責每日110警情處置,落實每日警情梳理排查;民輔警將辦公場所搬到村居,進村入戶開展矛盾糾紛排查;村居網格實行矛盾積分隱患每天自查,與派出所實時共享。

      上半年,白塔派出所通過110警情排查矛盾糾紛368起,村居網格排查258起,涉及景區矛盾糾紛141起,化解率100%,轄區糾紛警情同比下降33.9%。

    “綠色調解”闖新路

      淡竹鄉下葉村是個民宿集中村,近日,兩家民宿因圍墻引發糾紛,民警第一時間從村支書處了解到兩戶人家的陳年矛盾,與村干部、退休老支書齊上陣當起“老娘舅”,聽取雙方陳述,核實證據后作出公正裁決,兩家握手言和,較大過錯方張大爺當天就在村里的“調解樹園”被罰種了3株紅楓樹,這片樹園里,眼下已經種植了近百株“調解樹”。

      這其中,村級矛盾糾紛“綠色調解”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

      仙居公安對矛盾糾紛進行分類評估,在村級協同建立“綠色調解”機制,注重鄉賢、社會組織、社會力量在推進鄉村多元共治中的作用,推動片警組團、司法調解組團、巡回法庭法官組團入格,將村民解決矛盾的固有傳統、習慣做法與生態保護、綠色發展結合起來,實現村居管理和警務工作多方協作、雙向融合。

      “綠色調解”機制運行以來,下葉村共調解86件矛盾糾紛,其中村內遺留糾紛22件,治安警情和矛盾糾紛每年同比下降30%以上。

    “五環智控”止紛爭

      白塔鎮茶溪村村民王某因土地問題與村民蔣某發生糾紛,派出所、村干部組團多次調解未果,去年12月,該事件收入鎮矛調分中心后推送至白塔鎮主要領導和包干縣領導牽頭督辦,最后通過會商決定由茶溪村召開社員大會,邀請20年多前的生產隊老隊長和健在的社員,算清了每一筆賬目,王某心服口服,案結事了。

      用幾天時間高效化解延宕數月的糾紛,背后發力的是仙居縣域矛調“五環智控”系統。矛盾糾紛進入系統后,超過7天未辦結的轉為黃碼,自動推送給鄉鎮領導領辦;如果再超過7天便轉為紅碼,自動推送給縣領導進行督辦,形成矛盾調處全流程可視化、全過程責任閉環,真正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如今在仙居,村民都知道,遇到矛盾糾紛難解決,只要進入鎮矛調分中心“五環智控”系統,不僅能隨時掃碼查看辦理進展,矛盾解決得也快。實效數據可以證明,全縣矛盾糾紛就地化解率從69.3%上升至98.4%;群眾滿意率從86.5%上升至96.13%。

    責任編輯:武卓立
    最新黄网站网址在线的
  • <input id="i8c4g"><object id="i8c4g"></object></input>
  • <blockquote id="i8c4g"></blockquote>
    <input id="i8c4g"><s id="i8c4g"></s></in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