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i8c4g"><object id="i8c4g"></object></input>
  • <blockquote id="i8c4g"></blockquote>
    <input id="i8c4g"><s id="i8c4g"></s></input>
  • 法治網首頁>>
    嚴查利用網絡對未成年人性引誘行為 專家建議
    在刑法中單設罪名進行嚴厲打擊
    發布時間:2022-08-09 16:58 星期二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蒲曉磊

    7月18日,中央網信辦、國務院未保辦(民政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聯合舉行“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啟動儀式。

    此次專項行動為期兩個月,主要聚焦十個方面整治重點,其中有一個亂象整治引起了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的格外注意——嚴厲查處利用社交軟件、群組、同城頻道等,對未成年人進行性引誘、教唆未成年人拍攝裸露視頻圖片、實施網絡猥褻等行為。

    “針對未成年人的性引誘,主要是指那些基于性目的引誘未成年人的活動。性引誘與性騷擾不同,在性引誘的過程中,即使父母發現,也很難處理,因為目前我國并沒有相關法律對這種引誘的過程及行為予以規制?!辟←惾A建議,對刑法及治安管理處罰法進行修改,明確禁止對未成年人進行性引誘,將性引誘未成年人設為一個單獨的罪名,進行嚴厲打擊。

    網絡環境下兒童容易受侵害

    近年來,我國對侵害未成年人的色情問題始終保持高壓打擊態勢。然而,侵害未成年人的色情問題仍會以多種方式,在互聯網上一些隱晦的角落里冒出頭來。

    近日,有北京消費者反映小天才T1兒童平板電腦應用商店,下載的部分游戲、漫畫等App含有色情、血腥、暴力,誘發未成年人模仿違法犯罪行為內容問題,7月18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天津市消費者協會、河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合約談了廣東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在佟麗華看來,這一事件也顯示了開展專項行動進行整治的必要性,“凈化網絡空間,給孩子們一個清朗的成長環境,是數字時代的巨大挑戰和責任”。

    網絡環境下,施害人進行性引誘的行為難度和成本大大降低。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所統計分析的案例研究表明,很多網絡性引誘案件的受害人都為3人以上。在互聯網環境中,施害人身份具有更強的虛擬性,引誘行為可以一對多,具有超地域性和更強的隱蔽性,兒童在此環境下處于更明顯的弱勢地位,更容易受到侵害。

    佟麗華認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針對未成年人的性引誘日益成為一種嚴重威脅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及安全的行為。在傳統時代,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可以教育、幫助孩子提防“陌生人”,以此來有效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但在互聯網時代,戀童癖以及一些潛在的違法犯罪分子在線上引誘未成年人,與其建立聯系,“陌生人”“犯罪分子”有時就在家中,甚至就在孩子的臥室中,孩子隨時面臨受到性侵害的風險,但家長幾乎很難察覺。

    “這是我們必須意識到的時代變化給孩子們帶來的巨大風險?!辟←惾A說。

    嚴重傷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近年來,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形成的虛擬空間作為犯罪工具和場所,對被害人進行猥褻,已成為目前性侵犯罪的新形式。

    性引誘與性騷擾不同——性騷擾主要是指成年人之間通過言行在違背對方意愿情況下的“騷擾”行為,但性引誘主要是指成年人針對未成年人、以性活動為目的建立聯系的言行。

    “針對未成年人的性引誘,開始的時候并不是直接的性騷擾或者猥褻,而是通過觀察了解未成年人的興趣愛好,滿足其需求以贏得未成年人的信任,而后通過贈送禮物、滿足需求等方式形成情感依賴,并通過鼓勵孩子做一些父母并不同意的事情以在情感上隔離父母與孩子,最后才是加入以性為主題的交往內容?!辟←惾A說。

    利用互聯網針對未成年人的性引誘行為,會對未成年人造成巨大傷害。

    中國政法大學未成年人事務治理與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寧寧認為,網絡性引誘行為足以對未成年人造成嚴重的身心傷害,會影響未成年人形成正確的性觀念、性知識,這些危害可能會對其終生形成持續性影響。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在對相關案例研究后發現,就對兒童的性引誘而言,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實施的,其終極目的都是對兒童實施性虐待或性剝削。而且在有些案件中,對兒童性引誘的過程,也是對兒童實施性虐待或性剝削的過程。性引誘行為會進一步導致線上或線下的性剝削或性虐待行為的發生,例如,通過與兒童建立聯系,后對其實施強奸、猥褻等行為,或者控制、強迫兒童參與色情表演、制作、傳播以兒童為對象的色情制品。

    北京師范大學未成年人檢察研究中心主任宋英輝指出,目前,線上兒童性剝削侵害的對象非常廣泛,數量多,而實施這種行為的成本很低,危害性很大。對此,有必要在網絡上采取更加主動的防范、制止措施。

    明確禁止持有兒童色情制品

    對于利用網絡對未成年人進行性引誘的行為,最有效的“防護網”莫過于嚴密的法律制度。

    在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線上兒童性剝削的嚴重危害并針對以色情為目的的線上兒童性引誘和性剝削行為進行立法。國際失蹤和受剝削兒童中心2017年的法律調查表明,至少有63個國家已經對出于色情目的的性引誘進行了立法。

    我國現有法律主要是打擊強奸、猥褻等已經對兒童實施了性侵害行為的犯罪。但是,針對未成年人的性引誘是行為犯。應該認識到,性引誘行為本身就足以對兒童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損傷,如果沒有明確規定可以處罰以性活動為目的對兒童的性引誘,會使得性侵害案件無法得到事前遏制,也會由于缺乏震懾力導致不法分子更加肆無忌憚。而且,我國對“持有、瀏覽”以兒童為對象的色情制品行為的法律規制力度還不夠,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兒童性引誘行為及其他嚴重性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為。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禁止制作、復制、發布、傳播或者持有有關未成年人的淫穢色情物品和網絡信息。佟麗華說,這是我國在立法中第一次明確規定禁止“持有”有關未成年人的淫穢色情物品和網絡信息,是一大進步,但不足是沒有規定罰則,對違法者沒有規定如何處罰。

    對此,佟麗華建議,在治安管理處罰法以及刑法中增加專門的條款,對“持有、瀏覽”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色情制品以及性引誘未成年人行為進行打擊,“社會正在快速邁入數字時代,網絡已經滲透到未成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相關法律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及時修訂和完善,以保障網絡時代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漫畫/李曉軍

    責任編輯:張美欣
    最新黄网站网址在线的
  • <input id="i8c4g"><object id="i8c4g"></object></input>
  • <blockquote id="i8c4g"></blockquote>
    <input id="i8c4g"><s id="i8c4g"></s></in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