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李光明 范天嬌
“我們跨越3800公里舉辦了勞動法線上實務交流活動,實實在在提升了整個新疆阿勒泰地區的勞動法專業水平?!?/p>
“我幫助海南東方市起草了法律援助標準化文書模板,制作了首問告知書、申請流程圖等材料,促進當地法律援助服務標準的統一?!?/p>
近日,安徽省司法廳舉辦2022年“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工作座談會,載譽歸來的志愿律師暢談心得體會,分享感悟收獲,新一批志愿律師汲取有益經驗,懷抱信心決心,接續踏上新征程。
這根“接力棒”在安徽已經連續傳遞13年。據了解,自2009年“1+1”中國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開展以來,安徽省先后選派67名、98人次志愿律師奔赴中西部偏遠地區,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5823件,幫助化解矛盾糾紛800余件,提供法律咨詢4.5萬次,為受援人挽回經濟損失1.42億元。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不斷完善法律援助制度,降低援助門檻,提高援助覆蓋面,做到應援盡援,吸引越來越多的援助律師參與,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實現法律公平正義作出了重要貢獻?!卑不帐∷痉◤d黨委書記、廳長姜明說,“1+1”行動已成為安徽公益法律服務一塊金字招牌和展示安徽律師行業風采形象的重要窗口。
過去一年,安徽省14名志愿律師參加了“1+1”行動,兩名志愿律師參加了“百名律師西藏行”專項公益活動,深入受援地開展援助案件辦理、矛盾糾紛調處、法治宣傳教育等工作。
連續5年服務于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三亞市等地的志愿律師宋海燕,僅未成年人案件就辦理了近百起,改變了很多孩子的一生。
2021年3月,宋海燕在代理一起盜竊案時,發現犯罪嫌疑人小南(化名)并非主動作案,是在打零工期間受到不良影響才走錯了路。在充分了解案件情況后,宋海燕向三亞市城郊人民檢察院遞交建議不予批準逮捕小南的法律意見書,最終該院對小南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紤]到小南家庭困苦,宋海燕主動協調學校,自掏腰包幫助小南重新入學,順利完成學業。
“每一起法律援助案件的背后,都牽涉到一個家庭。我們辦的不僅是案件,更是托穩一個人的人生,樹立起他們對法治的信仰?!彼魏Q鄨远ǖ卣f。
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福??h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報到的第一天,志愿律師高明就接到一起棘手案件。一位老人在企業干活時受傷,因為沒有簽勞動合同也沒買保險,雙方對工傷認定產生異議,事情一直沒有得到解決。高明接手后,開展勞動關系確認、傷殘鑒定等一系列工作,依照法律程序幫助老人申請到了補償。
“其實這起案件并不難,主要是當地勞動法專業人員匱乏,不知道從何入手?!备呙髡J為授之以漁更為重要,于是牽線合肥市律師協會與阿勒泰地區司法局聯合舉辦勞動法線上實務交流活動,積極開展業務培訓。福??h司法局還和高明所在的律所合作,在當地調解中心掛牌法律服務工作站,自此有了強大的跨省法律服務“智囊團”。
志愿律師在做好本職援助工作的同時,還積極發揮職能作用,促進了當地社會和諧穩定。服務于海南省東方市的律師丁明擔任“鄉村振興法治同行”巡回宣講人,走遍東方10個鄉鎮開辦法治課堂,還在進村入戶開展法律政策宣傳時,為當地鄉村搬遷工作順利進行出謀劃策。服務于貴州省天柱縣的志愿律師張中新在普法宣傳時發現當地烈士陵園管理混亂,向檢察機關提請對烈士紀念設施管理不規范問題履行檢察職責的建議,推動開展相關保護工作。這一事例被提名為全國首屆律師公益典型案例,而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一年來,16名律師致力于當好受援地公平正義的維護者、法治建設的促進者、化解矛盾的服務者和法治理念的傳播者,組織開展普法宣傳講座、活動共計178場次,化解群體性糾紛和涉法涉訴案件227件,辦理法律援助案件743件,提供法律咨詢13756次,為受援人挽回經濟損失近2998萬元,受到當地黨委政府高度評價和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卑不帐÷蓭焻f會會長音邦定介紹說。
《法治日報》記者了解到,今年的安徽省“1+1”行動志愿者招募工作已經結束,最終確定12名律師參加,其中包括宋海燕、田金好、董闊、高明等熟悉的身影,繼續書寫安徽律師的時代答卷。
“全省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將繼續高度重視‘1+1’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細化部署落實,希望廣大志愿者保持發揚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清白做人、干凈做事,盡心竭力為困難群眾提供法律服務,把黨和政府的法治溫暖送到困難群眾心坎上?!苯鳛橹驹嘎蓭熕蜕厦銊钆c期待。